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社会
深化“放管服”烟台公安构建交管民生服务新格局

2020-11-23 09:30:56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11月23日讯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守住底线、创新突破、走在前列,聚力打造“平安、文明、畅通、服务”四大品牌,积极创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

靠前“防事故”,打造“平安交通”

新形势下,提升人民群众出行安全感,必须“靠前一步、主动作为”防事故,围绕“减量控大”目标,以打造“平安交通”助力“平安烟台”建设。今年以来,全市一般程序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2.2%、28.5%。一是社会联动“防”。将交通事故预防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和文明单位创建四个考核体系,构建“双路长制”,推动形成综合治理格局。二是关口前移“防”。开展“一案多查”,依托大数据排查整改事故隐患点133处。落实渣土运输“七定、七统一”标准,对市区122处工地实行民警、辅警“1+1”包保管理。组织快递、外卖电动车全部“亮号”,建立“一违双罚”机制,约谈违法多发企业85家。加强市区12处隧道安全管理,设置限速提示屏和测速设备,组织联合演练8次,处置时间缩短41%。三是主动打击“防”。在开展专项整治、对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保持严管态势的基础上,建立交通违法研判专班,通过数据分析、精准打击、闭环管理,提高了用警效能和整治效率。特别是对三轮车、农用车违法载人行为,在系统自动筛选海量数据、人脸图像精准识别、自动推送闭环考核的基础上,实施“三见面一建档”,落实村委管理责任。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交通违法238万起,其中研判打击违法载人1635起、货车超载14796起。

全力“抓创城”,打造“文明交通”

深化城市道路交通文明建设,必须“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发挥主力军作用,联合各区和有关警种打造“文明交通”,助力烟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一是“宣战”交通陋习。针对外卖电动车、摩托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陋习,自主研发“小目标”执法管理系统,实行“一次劝导提醒、二次警告记录、三次现场教育”,实现了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创新推出交通违法“随手拍”举报平台,共收到群众举报2.3万条。整治老旧小区、背街小巷乱停乱放,施划停车位4488个,清理僵尸车360余辆。联合城管部门加强共享单车治理,设置集中停放点411处,清理不规范停放单车1.3万辆。二是“亮化”交通设施。完成81条道路、12.6万平米交通标线施划,更换中央隔离护栏1.1万米,改造信号灯92组,更换各类交通设施反光膜2317平方米。设置彩色驻足区76个、彩色立体斑马线64条,在西南河路与乐山里路口设置首条发光人行横道,保障了行人安全。三是“培育”文明素养。举办“创建文明城市 向交通陋习宣战”、“零酒驾”单位创建活动,开展“礼让斑马线”、“小目标劝导”、酒驾整治等网络直播5次,单次直播访问量达157万。针对“八类轻微违法行为”,去年推出容错执法,今年又调整适用范围、升级为学法容错模式,47.5万人接受教育。制作中央隔离护栏宣传牌330块、宣传横幅900余条,营造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声势。

聚力“保畅通”,打造“高效交通”

提高城市交通治理水平,必须“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发扬工匠精神、下出绣花功夫,打造“高效交通”。一是联动治堵。结合市区道路改建、绿化带改造、慢行一体改造,增加机动车道48条。组织开展为期两个月的跨区主干路交通整治提升行动,排查整改问题点位28处,整改路段提速近20%。会同交通部门调研调整公交线路41条、公交站点21处,建设港湾式公交站点33处;将山海路等6条公交密度相对较低的“公交专用道”调整为“公交优先道”,提高了道路利用率。协调城管部门推进西南河路与毓东路交叉口等3座过街天桥建设,年底前全部完工。二是科技治堵。加强智慧交通建设应用,将市区划分为6大区域、40个协调控制子区,综合采用缓进快出、梯次节流、绿波协调等多种科技控制手段,均衡路网流量。科学调优信号、设置信号放行方案和相位次序,对542个信号灯路口配时动态调优2100余次。结合市区东西狭长路网特点,打造23条主干道“大带宽高速绿波带”,平均车速提升13.1%。三是挖潜治堵。在塔山南路、山海路沿线12个路口和港城东大街、银海路等5条主干道,通过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增加车道37条。在36个交叉口,增设左转待转区46条、直行待行区33条、右转专用道45条。在青年南路与红旗中路交叉口设置借道左转车道4条,左转通行效率提升36%。

深化“放管服”,打造“民生交通”

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必须“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以民意诉求为导向,实施主动服务、网上服务和延伸服务,打造“民生交通”。一是“放”到底。落实检验标志电子化等改革举措,将进口车登记下放至4个县级车管所,全市8家机动车销售企业实现国产非营运小型车注册登记“全市通办”。在74个派出所设立车驾管服务窗口,205家社会机构代办车驾管业务。近期,梯次推出扩大机动车免检范围等12项便民举措,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二是“管”到位。创新研发智慧监管平台,首批构建104项车驾管业务监管预警模型,通过数据碰撞、比对、研判,形成了“全覆盖、全流程、全留痕”监管体系,铲除了车虫子、分虫子滋生的土壤。三是“服”到家。取消皮卡车通行限制、调整小货车中心区限行管理规定;推出货车通行证网办业务,办理电子通行证13.3万张;将电力等破路施工7天审批缩短为即来即办。推广电子处罚决定书,交通违法当事人可现场缴纳罚款、接受安全教育。成立“民意中心”,收集诉求2.7万件,按照“一日内回复、一周内落实、一月内回访”三个百分百标准,回应民意诉求,群众满意率达98.6%。针对电动自行车挂牌民意热点,采取“网上预约办、上门集中办、现场整治办”等方式,累计挂牌138.1万辆。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