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要闻
一箭九星 海上发射!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应用发射

2020-09-16 08:21:57

来源:水母网   记者 高少帅



水母网9月16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高少帅 通讯员 朱绪光 初娜 摄影 申吉忠)碧海蓝天,秋风习习。9月15日9时23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黄海海域成功实施长征十一号海射遥二运载火箭发射任务,采用“一箭九星”的发射方式将9颗商业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海阳港作为海上发射出海母港,继去年为长征十一号火箭海上发射成功实施保障后,再次为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应用发射执行保障任务,并首次实现火箭在发射母港组装。

乘风破浪,顺势而为。烟台将高起点谋划,借势推进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以海上发射为牵引,以提供卫星发射一体化服务解决方案为核心,以打造全产业链的产业聚集区域为目标,用五年的时间,打造集研发、制造、发射、应用、配套、文旅为一体,低成本、高附加值、全产业链的商业航天高科技产业集群。

首次实现

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应用发射

9月15日上午8时,记者乘坐的“中华复兴号”轮抵达预定海域。站在甲板,举目远眺,只见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正傲然伫立在驳船上,整装待发。不远处,多艘大型船舶在驳船附近航行,为发射保驾护航。

发射时间临近,甲板上众人屏住呼吸静候等待点火发射瞬间的到来。

9时23分,搭载9颗吉林一号高分03星—1组商业卫星的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如白色巨龙直插苍穹。

起飞约10秒后,火箭按程序飞行,钻入云层,在空中留下一道美丽的弧线。此时,甲板上掌声四起,人们握手、欢呼,无数个日夜的辛苦努力与热切期待,在这一刻化作甘甜。

“这次发射意义非凡,是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应用发射。”目睹火箭成功发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11号固体运载火箭副总指挥金鑫颇为欣慰,去年6月5日的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更多是技术试验性质,主要目标是关键技术攻关、技术流程的演练和组织模式的探索。此次海上发射,是首次真正意义上海上应用发射,指挥部对技术进行了可靠性和安全性提升,对技术流程进行了简化和优化,对组织模式进行了调整与规范。在技术提升方面,增加了一些冗余备份措施,提高了可靠性,火箭首次在发射母港组装,初步实现制造发射一体化。“通过这次成功发射,可以说海上发射进入了一种常态化。”金鑫介绍。

烟台宇航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此次海上发射保障任务,公司总经理滕瑶非常激动:“去年发射采用无动力船,这次则是用的有动力驳船,速度高出一倍多,依然圆满完成任务。”他表示,通过两次海上发射的对接、磨合,海洋工程与航天技术合作的系统性界面整理出来了。“这是一个重要历史节点,标志着烟台航空航天和海洋两个方面完全有能力联动,实现了完美的产业融合。”滕瑶说。

保障发射任务

延伸出一条产业链

海上发射火箭,母港选择海阳港,具备天时地利条件。

从地理位置看,海阳港地理位置优越,可满足小倾角、太阳同步轨道等多种轨道卫星的发射需求;从产业配套看,优势同样明显,区域范围内有烟台513所,青岛41所,烟台宇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优势配套企业,具备提供发射火箭的相关配套服务能力。

如此优越的条件,为烟台蓄力发展航天产业打下了基础。

机遇出现在去年6月5日,海阳港作为海上发射出海母港,为我国首次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实现海上发射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也成为烟台乃至山东布局海上发射相关产业链条的源起。

布局随即开始。2019年7月13日,烟台市人民政府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共同打造以海上发射为牵引的东方航天港。

今年4月22日,东方航天港产业项目开工暨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海阳举行,集中签约了国家高分专项卫星科技园等10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重大合作项目,正式开启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大幕。

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指挥部推进办公室副主任孙嗣文介绍,“东方航天港”按照“前港后厂、相对集中、区域联动、特色鲜明”的思路,规划了“一港三区”,以发射优势导入火箭的总装总测,进而引进固体运载火箭的动力及高端智能配套,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一个全产业链、高附加值、带动能力强的航天产业专属区。

对于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海阳市政府相关负责人高中前解释说,所谓“一港”,即海上发射技术服务港。打造火箭技术准备、星箭对接、码头合练、远控测发、测控通信、出海转运等功能模块,逐步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世界一流的海上发射母港。所谓“三区”,即航天产业制造园区、航天产业配套园区、航天应用文旅园区。“我们高点定位,超前谋划,坚持开放式敞开式合作、商业化运营的原则,确立了国有和民营‘双通道’‘两条腿走路’的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模式。”高中前表示。

从保障发射任务到 “无中生有”延伸出一条产业链,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全力推进。如今,东方航天港保障海上发射的火箭贮存维修保障厂房已投入使用,固体运载火箭制造基地、国家高分专项卫星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已签约落地。

“东方航天港的优势无与伦比,今后我们所有固体运载火箭制造、组装和调试将全部放在海阳。”金鑫对东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设给予高度认可,“此次火箭海上发射实现了总装、测试、装填、星箭对接、海上发射一体化,所有工序都在东方航天港完成,大大提高了发射效率,对今后火箭发射极具示范借鉴意义。”

成功发射火箭,也为东方航天港带来“吸附效应”。9月14日下午,在“中华复兴号”轮渡举行的航天产业发展研讨会上,北京九天微星科技公司负责人谢涛现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东方航天港的合作,尤其是在卫星应用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开展更深度合作。“东方航天港的优势非常明显,我们有希望能在更多航天领域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北京天链测控技术公司总裁刘颖说。

超前储备

赢得未来新动能

一发火箭“打”出了一个航天城。要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需要技术不断创新,产业不断升级。

人才是创新赢得未来的核心。9月13日,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海上发射队出征仪式当天,烟台成立“东方航天港航天产业发展智库”,22位业内顶级专家学者应邀加入智库,以此来实现烟台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上汇集航天智力资源。

“当前,烟台的航天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智库专家在整体布局、发展领域、发展路径等方面把脉定向。”对于人才智库的及时落地,市工信局局长林阳直言,智库平台将助推东方航天港建设在向上争取、产业合作、创新研发等方面取得更大突破。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平台的强力支撑。目前,东方航天港联手鲁东大学共同成立了汇聚船、箭、星、指控系统四大板块研发于一体的“海上航天技术创新中心”。

鲁东大学党委书记徐东升表示,海上航天技术创新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共建单位有效创新要素。在上游技术层面,筹划国家级海上航天学会,打造烟台海上航天发射国际峰会永久会址,汇聚国内外业内顶尖专家把脉航天产业前沿技术;在下游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层面,组建海上航天产业联盟,汇集海上航天产业科技型骨干企业,打造海上航天产业技术需求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中枢。同时,依托烟台宇航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集中承揽海上发射服务业务,对现有海上发射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平台的通用性、共用性,开展海上火箭发射及回收重大技术攻关和重大装备研制工作,形成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进而打造天、海融合的战略新兴产业体系。

仰望星辰大海,征途如虹。志在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的东方航天港,正积极构建以火箭、卫星制造推动全产业链布局的商业航天产业生态圈,朝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新高地的目标磅礴进发。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