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教卫
【网络中国节.端午】“老芝罘”这样过端午

2020-06-24 11:37:49

来源:水母网   YMG记者 禛祎 宋晓娜 摄影报道




端午,民间又称“端阳”,民间称农历五月初一为“小端午”,初五为“大端午”。端午节前,记者采访了芝罘区民间文艺协会副主席李强和山东省城市服务技师学院中餐学院院长、中国烹饪大师刘雪峰,听他们介绍关于老芝罘过端午的传统习俗和美食。

“大端午”“小端午”的传说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胶东地区的端午节很独特,每年农历五月过两个端午,五月初一为“小端午”,五月初五为“大端午”。

刘雪峰首先给记者讲了关于“大端午”“小端午”的传说。在胶东民间流传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胶东半岛生活着五条龙,他们护佑当地百姓,确保一方土地风调雨顺。有一天,他们当中的黑龙离开了家乡,来到了华夏大地的最北端,黑龙用它的善良哺育着这片黑土地的儿女,让他们五谷丰登,人们为了感恩它,便把这条水系叫黑龙江。

有一天闯关东的胶东老乡突然收到黑龙的托梦,说不久这里会出现一条白龙,来祸害当地的百姓。为护佑当地百姓,黑龙决心跟白龙决一死战,恳求老乡们在它跟白龙打斗时,用粽叶包上糯米和红枣喂给它,以此来补充体力;如果看见了白龙,就往河里扔粽子叶包的石灰,来迷住白龙的双眼。最终在乡亲们的帮助下,黑龙打败了白龙,保住了一方百姓的安全。时至今日,就形成了胶东大端午、小端午的习俗。

“五子登科”,端午要吃这五种食物

刘雪峰介绍,在胶东半岛的很多地方,端午节,这五类东西是必吃的,因为后面都带有一个“子”字,所以很多人又称端午“五子登科”。

一是饺子(教子),老话说好吃不如饺子,过去,饺子是人们心目中最好的食物了。而端午的饺子和除夕的饺子寓意是不同的,除夕的饺子意味着“交子”,即子时是两年之交界,也意味着上一年在子时交给了下一年。而端午的饺子据说寓意“教子”,也就是说将好的家风好的传统教给子孙的意思。

二是蒜子(算子),寓意精打细算,日子越过越好,也寓意做生意的人生意兴隆。

三是粽子(种子),寓意种子颗粒饱满,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四是鸡子(吉子),胶东称鸡蛋为鸡子儿,端午这天吃鸡子,取其谐音“吉”,这和人们在重要节日要吃鸡,是一个道理,都是取其吉利、吉祥的意思。

五是蒿子(好子),也就是艾蒿,取其好(蒿)的谐音,寓意一切都好,不仅吃,还要将它挂在门前辟邪。

传统习俗一:包粽子、煮鸡蛋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芝罘区也不例外。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过去的传统粽子是由五谷组成,即稻、黍、稷、麦、菽。“稻”指大米,“黍”指黄米,“稷”指大豆,“麦”指小麦,“菽”指小米。“最早的粽子是用黄米、大豆、小麦、小米等原料组成,后来才加入了大米。粽子也被称为最早的罐头,因为过去夏季食物难以储存,而粽子包好后放在水中可以保存好多天,类似于现在的水果罐头。”李强向记者介绍,人们会提前将粽子包好煮熟,待端午节早晨吃粽子。

“现在很多粽子里都加了大枣,也有人说枣粽意味着早中状元的意思,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时需要吃枣粽,其实并不然。在粽子中加入大枣是与中医养生相关,大枣是有益人体健康的食物,因此会在粽子中加入大枣,与早中状元的寓意并没有关系。”李强说。

“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除了粽子,烟台这边家家户户在端午这天还有吃粽叶鸡蛋的习俗。“鸡蛋要和粽子放在大锅里一起煮,粽子熟了的时候,鸡蛋皮已经被粽叶染成了微绿色,还微微带着米香,别有风味!”刘雪峰说,还有的人家会趁热拿鸡蛋在小孩子的肚皮上滚几下,据说这样孩子一年不会肚子痛。

孩子们拿到鸡蛋后,则会兴奋地跑出去找小伙伴们比赛碰鸡蛋。对于小孩子来说,碰鸡蛋的乐趣要大于吃鸡蛋:两人各握一只鸡蛋,以尖尖头儿相碰,未碎者获胜。

随着时间的推移,物质生活的富足,现在粽子种类越来越多,有枣粽、糯米粽、肉粽、蛋黄粽等,但端午节早晨吃粽子、鸡蛋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传统习俗二:系“禄数线”,拉露水

在端午节这天日出之前,需要给孩子们戴上一条由五色丝线组成的“禄数线”。“戴五色丝线时也有规矩,时间一定要在子时之后、午时之前,而且戴的时候不能说话,一般大人们都会在半夜趁孩子睡觉的时候戴上。五色丝线的寓意是带来吉祥、驱走灾气。”李强说,节日过后仍要继续佩戴,直到节后第一场大雨后方可解下抛入水中,使其飘流到河里,象征将病灾及一切不吉的东西抛入水中。

端午节当天天亮时,大人们即起身,到野外麦田或草场上,将毛巾沾上叶子上的露水,用毛巾给孩子擦手、擦脸,代表用天降的甘露洗过脸后,孩子一年不长病,还会耳聪目明。大人和老人们也要用露水毛巾擦脸,寓意着身体健康。回家后,大人们会将雄黄酒点在儿童的头上。

“拉露水、系‘禄数线’的习俗主要是为了‘护生’,就是保护儿童,祈福孩子能无病无灾地长大。”李强说。

传统习俗三:插艾蒿,贴窗花,戴“五毒兜”

端午这天,老芝罘人会在门口插艾子,艾子又称艾蒿,是一种可以入药的植物,据说可以驱蚊虫。咱烟台人通俗的说法是“挂艾蒿”。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大家会将菖蒲、艾叶、大蒜、桃枝、小麦捆在一起,插于门楣,悬于堂中,用于辟邪、驱虫。

端午这天,老人会给小孩戴上“五毒兜”,兜上绣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毒”,还要给孩子带桃木棒槌、小扫帚、香包等物,家家户户还要在窗户上贴上窗花,以扫除五毒,驱瘟避邪。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