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要闻
[牢记嘱托 不负韶华]鼓满风帆,筑梦深蓝

2020-06-16 08:27:08

来源:水母网   YMG全媒体记者 苗春雷



孟夏清晨,海天之间,一抹绚烂的朝阳跃上地平线。霎时,烟台宁静的大海沐浴阳光,碧波染红,闪耀光芒。

绘就海洋更美画卷,烟台人民不会忘记,两年前的这个美好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并发表重要讲话,为烟台做好经略海洋文章,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

“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

“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

“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

……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重要指示精神,深深镌刻在烟台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铭记在烟台人民的心头上,成为我市向海图强的行动指南,海洋经济跨越发展的澎湃动力。

循足迹,看变化。两年来,我市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陆海统筹,坚持科学经略海洋,以“六个突破”为着力点,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科技兴海战略。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之重器”自主化率稳步提升;海洋牧场建设如雨后春笋,国家级海洋牧场已占全国1/8;全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白江豚、鲸鱼等珍惜物种频频现身……

大潮既起,势如破竹。回眸是波澜壮阔的岁月长歌,前望是激动人心的时代新航,烟台将加快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海工装备制造之城、海洋旅游品牌之城、海洋环境优美之城,为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作出烟台贡献。

“大国重器”国产化率稳健提升

初夏的芝罘湾畔,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V字形码头,海风涤荡,吊机高耸,一座座“巨无霸”矗立海中,震撼人心。这里是总书记视察过的地方,也是“蓝鲸1号”“蓝鲸2号”等大国重器诞生的地方。

“两年前,总书记就是在这里叮嘱我们,基础的、核心的东西是讨不来买不来的,要靠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来实现。”站在基地码头,烟台中集来福士助理总裁郭福元深情回忆。

串洗作业区班长杨德将永远记得那个雨流如注的日子,总书记亲切地同他们握手,看到他佩戴着劳模的奖章,说“你是劳模呀,好好干”。

把总书记的要求转化为践行使命的实践,中集来福士加强科研攻关,在制造出国产化率达40% 的“蓝鲸1号”基础上,于去年9月研制出国产化率达60%的“蓝鲸2号”半潜式钻井平台。

“相比‘蓝鲸1号’姊妹船,‘蓝鲸2号’的内功大大增强,在建造工艺等方面实现重大创新突破。”“蓝鲸1号”和“蓝鲸2号”的生产经理程骋介绍,“蓝鲸2号”进行了全平台结构轻量化设计,升级了部分钻井系统,并在国内首次完成动力定位管理系统操作模式下的电力系统闭环短路试验,实现了海洋工程能源及动力系统优化的重大突破,意味着中集来福士在这一领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今年“蓝鲸2号”在我国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顺利开展第二轮可燃冰试采任务,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的世界纪录,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推动南海试采由“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突破。

海上钻井平台被称为“流动的国土”,体现着一个国家的整体工业实力。从“蓝鲸1号”开始,中集来福士逐步走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核心装备技术研发实现重大突破,核心产品自主设计、自主知识产权达到100%,国产化率提高到60%,成功跻身全球深水海工装备领域第一梯队。

海洋是新兴产业的“策源地”,科技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牢记总书记嘱托,我市加快建设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全国率先编制出台《烟台海洋强市建设规划》,着力做大做强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与制品业、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业三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海洋产业发展。同时,积极推进海洋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组建市海洋经济研究院,成立山东智慧海洋协同创新服务联盟、市海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市海洋牧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扎实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加强海洋人才引进和科研团队建设。

政策和科技的支撑,让长板更长更强。目前,全市形成以中集来福士、杰端集团、蓬莱中柏京鲁船业、蓬莱巨涛重工等为骨干的海工制造企业集群,中国海工北方总部落户烟台,船舶修造、海洋重工、海洋石油装备制造等三大海洋制造业基地初步建成,Havfarm 1号、“仙境烟台”号等一大批“烟台智造”海工装备,成功走向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产业与海工装备制造产业一样,具有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属于烟台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培育,这两大产业同样发展势头喜人:烟台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纳入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市海洋来源生物医药10个在研新品种居全省前列,烟台东诚药业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硫酸软骨素原料药生产基地。自主研发、生产反渗透海水淡化膜组件等关键部件,打破国际技术垄断,山东核电有限公司将分期建设日产30万吨(或更大规模)大型海水淡化项目。

推开“汗水渔业”逐步转身“智慧渔业”

站在莱山区四十里湾渔人码头远眺,距海岸线2公里处海域,一个烟台海上新地标,伏波静卧,似一朵“海上之花”。这就是全国首个海洋牧场综合平台——“耕海一号”,它是一款休闲渔业网箱,由山东海洋集团投资、烟台中集来福士设计建造,目前处于整体设备调试阶段。

“耕海一号”网箱采用诸多海洋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建造,提供总计3万立方米的养殖体积,让养殖实现自动投饵、自动洗网等。另外,水面平台上还设置了60个垂钓位和600平方米的多功能厅,搭载有水下监测系统,一方面利于海上垂钓、海上观展,另一方面能实时记录并上传鱼类生长轨迹、海水温度、氧含量等数据。

海洋牧场是现代渔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就海洋牧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海洋牧场是发展趋势,山东可以搞试点。

山东搞试点,烟台先行先试,全力打造海洋牧场示范之城。两年来,我市先后印发《烟台市海洋牧场发展规划2019——2025》、《烟台市现代化海洋牧场试点建设实施方案》、《中共烟台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关于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大市的意见》等文件,把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主抓手,充分发挥海洋面积大、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海工装备实力强等独特优势,大力加强海洋牧场建设,推动“汗水渔业”逐步转身“智慧渔业”。

坚持示范引领、以点带面,我市加快推进“4带、10点、100箱”海洋牧场示范工程——根据水域自然禀赋、渔业产业特点和资源环境承载力,集中培育莱州湾东部、庙岛群岛、四十里湾、海阳沿海4条海洋牧场带。推动现代渔业由近海向深远海发展,推进渔业从“渔猎型”向“农牧型”转变,加快渔业转型升级,形成烟台市海洋牧场发展新格局。

2019年5月,我市研发的国内首座深远海智能化坐底式网箱 “长鲸一号”稳“坐”在长岛大钦岛海域,它可实现自动投饵、自动水下清洗渔网,自动提升网衣,让海洋牧场从资源消耗走向绿色可持续,从近海走向深海,日常仅需4名工人即可养鱼1000吨。

在海洋牧场的发展实践中,我市大胆探索、敢于创新,在国内率先推行“三大模式”,并在2018年全国海洋牧场建设现场会上向全国推广:

——“海工+牧场”联动模式。以中集蓝、中柏京鲁等为代表,将单一的渔业平台升级改造成智能化多功能平台,集生态环保、新能源利用、资源养护为一体,兼顾海水观测科研、海上旅游、休闲垂钓等功能,填补了我国海洋渔业高端装备的空白,推动现代渔业向深远海拓展。

——“陆海接力”兼容模式。以明波水产、安源水产等为代表,大力发展工厂化循环水与深水网箱融合养殖,通过陆基、海基“无缝衔接”,实现名贵品种“南鱼北育、南鱼北养”。

——“大渔带小渔”共享模式。以蓝色海洋、长岛北城等为代表,通过“公司+合作社+渔户”,将海洋牧场建设与精准扶贫、渔民转产转业有机结合,实现企业发展与渔民收入同步提升。全市发展渔民合作社300多家,辐射带动2万多渔户。

在海洋牧场建设的带动下,传统渔业势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动化投饵、收鱼、网衣清洗装置会取代大部分体力劳动,渔民坐在办公室,喝着茶,看着监视器,实时掌握网箱里鱼类的生长活动情况……

全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岁月如梭,当时光的列车,停驻在又一个六月的站台。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总书记“关心海洋、认识海洋”重要指示的指引下,烟台始终把海洋生态保护摆在重要位置,在推动“产业强海、实现海洋经济强”的同时,努力推进“生态护海、实现海洋环境美”,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管控、生态保护修复、突出问题整治和长效机制建设,全力打造“海上绿水青山”。

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就是最好的例证:鲸鱼群浩浩荡荡、白江豚结伴嬉戏、东方白鹳展翅翱翔……所有人都欣喜万分,长岛又变回了那个熟悉的“动物乐园”。

近年来,烟台市将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列入全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发力长岛生态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长岛建设成为生态环保宜居的海岛:大力实施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拆除海岸线育保苗场和破旧建筑,加速近岸养殖和生产生活设施“腾迁退出”,实施海域生态修复和生物种群恢复工程,开发生态海洋牧场,加快营造海底森林……

几年间,长岛就变了个模样——多年不见的大叶藻、海萝等藻类重现长岛,白江豚、鲸鱼频频现身,对生态质量要求极高的东方白鹳、斑海豹等种群数量明显增多,鼠尾藻等原生藻类、鲍鱼等野生海珍品、渤海刀鱼等传统经济鱼类资源不同程度出现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2019年11月16日,长岛入选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也意味着,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绩,走到全国全省前列。

坚持生态护海,我市着力抓好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启动编制《海岸带保护与利用规划》,推进莱山区、开发区、海阳市、莱州市4个市级海岸带保护利用试点,去年共实施海域、海岛、海岸带综合整治修复项目39个、修复岸线45公里。同时,推进渤海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果,渤海一、二类海水水质面积占比98.62%,实现海与城的和谐共生。

正确把握海洋经济发展与保护海洋环境的关系,今年我市将聚焦生态护海、科学管海,推进“5G+海洋生态链”建设,优化海洋综合管理和治理能力,提升海洋预报减灾能力,实施海岸线整治修复等工程,加强渔港水域环境监管,严厉打击涉海涉渔违法行为,探索开展联合海上执法工作,让烟台海域更加海碧物丰、岸美滩净。

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让海洋旅游和海上交通运输更加炙手可热:我市围绕建设“文旅名城”,重点推进长岛、蓬莱、芝罘岛、崆峒岛、养马岛滨海一线旅游开发,打造烟台“黄金文化旅游带”,叫响“仙境海岸”品牌;依托港口整合与建设发展,规划建设临港产业区,着力培育发展客滚、集装箱、原油等“九大物流体系”,打造对接东北亚、辐射中西部、服务环渤海的物流中心。

中流击水,奋楫前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让烟台的奋斗故事更加精彩。烟台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新辉煌,交上“向海图强”的合格答卷。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