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要闻
牢记嘱托 不负韶华——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烟台两周年 向着高质量发展坚定前行

2020-06-12 08:07:25

来源:水母网   YMG全媒体记者 侯召溪



时间是常量,也是奋进者的变量。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时强调,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取得高质量发展新成就,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深情似海,厚望如山;

牢记嘱托,坚定前行。

两年来,烟台坚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做到以“三重”工作为抓手,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聚力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高地,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奋力开创烟台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产业——烟台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2个产业集群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牧场、医药健康4个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库;

创新——2019年全市有22个项目获省科技奖、占全省1/5,6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居全省首位;

改革——大力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万华化学集团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和整体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整体上市的国有控制公司;

民生——每年精心谋划实施100项重点民生事项,近两年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超过1170多亿元,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项目落地生根……

烟台“答卷”,可圈可点。

夯实产业支撑

以“三重”工作为抓手,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要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思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基础设施提升,推动海洋强省建设,推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

嘱托,殷殷在耳。前行,催人奋进。

牢牢把握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烟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有效进展,烟台使命在肩、责任如山,是必须做好的“答卷”。

做好“答卷”,从哪里落笔?产业是立市之本、兴市之源、强市之基,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烟台以“三重”工作,即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大事项为抓手,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市委书记张术平多次强调,“三重”工作是我市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点,也是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了“三重”就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关键、抓住了要害。

一切围绕“三重”转,一切盯着“三重”干。2018年以来,我市每年从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等领域精心筛选一批“三重”事项,全部成立工作专班,详细制定年度“计划书”、月度施工“进度图”、具体人员“责任表”,举全市之力抓好落地落实,一项项分量足、谋长远的“三重”事项不断取得新突破——

万华百万吨乙烯项目投产在即。作为第一个落地山东省的百万吨级乙烯项目,总投资160多亿元,致力打造国内最高水平的乙烯产业链,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将有助于调整、完善烟台乃至山东省的化工产业格局。项目2018年12月全面开工建设,今年下半年即可投产运行。

烟台苹果再启“果业革命”大幕。出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意见,加快实施苹果产业更新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分三年改造120万亩老旧果园。今年已改造46.8万亩,超额完成年度计划。苹果科技创新中心、大数据中心、展示交易中心和苹果文化博物馆,今年9月将建成运营。

中国东方航天港建设进入产业招商和对外合作实质推进阶段。今年4月22日,东方航天港10个重大合作项目集中签约,首个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国家高分专项卫星科技园项目开工建设。预计5年内我市将打造一个百亿级商业航天产业群,为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两年来,烟台持续发力“三重”工作,全市经济发展持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始终走在全省前列,高质量发展迎来可喜变化——

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2019年,烟台先进结构材料和生物医药2个产业集群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新材料、高端化工、海洋牧场、医药健康4个产业集群入选首批省级“雁阵形”产业集群库。烟台列入山东省5G网络示范区。全国工业类“双百企业”现场交流会、全国工业强基现场会等在烟台召开,总结推广烟台相关经验做法。

农业现代化实现新突破。做大做强粮油、蔬菜、水果、水产、畜牧等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烟台苹果、大樱桃、莱阳梨等特色品牌,烟台苹果连续11年蝉联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首。“烟农1212”小麦新品种突破全国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和全国旱地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经略海洋担起“主攻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达到14个、占全国的1/8,海洋牧场总面积达到105万亩,全国首次海洋牧场建设工作现场会在烟台召开,烟台海洋牧场发展模式在全国推广,形成了海洋牧场建设“全国看山东、山东看烟台”的格局。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蓝鲸1号”“蓝鲸2号”成功完成两轮可燃冰试采,建造的全球最大最先进的深水养殖工船出海试航,高端海工装备“蓝鲲号”进入设计建造阶段。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第一动力。烟台牢记总书记“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2019年全市引进中科院烟台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等高端研发机构80家,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6个,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额达到189亿元,居全省第二位。中集“蓝鲸2号”、荣昌“红斑狼疮新药”等一批关键技术相继攻克,填补了国内空白。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首次突破100亿元。科技创新正日益成为烟台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用好“关键一招”

以“改革”为突破口,不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聚力建设新时代改革开放高地

改革开放,是烟台最鲜明的城市特征。烟台从昔日滨海

小城,发展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可以说,改革开放成就了烟台的昨天,影响着烟台的今天,决定着烟台的明天。

“谁说国企搞不好?要搞好就一定要改革,抱残守缺不行,改革能成功,就能变成现代企业。”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万华烟台工业园,鼓励万华再接再厉,一鼓作气,一气呵成,一以贯之,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向前。

两年来,烟台牢牢把握总书记“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开放,不断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以改革为突破口。烟台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重点领域改起,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进入了历史上改革领域最广、力度最大的新时期,烟台改革呈现出全面展开、全域延伸、全力突破的新格局。

——企业改革树立万华“混改”全国典型。烟台在全市开展“学万华精神、促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全面推广万华改革发展经验,大力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万华化学集团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和整体上市,成为山东省首家整体上市的国有控制公司,入选全国“双百企业”。今年,烟台将推动2家企业整体上市和1家企业首发上市,市管实体企业股权多元化比例、资产证券化率分别达到70%。

——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全省率先。烟台开发区、招远开发区、龙口开发区、莱州开发区试点任务全部完成,内设机构和员额总数分别压减60%和80%。按照在全省率先铺开、率先见效的目标,目前正全力推进“8+3”非试点园区改革,着力在剥离社会职能,深化用人、分配、审批制度改革上狠下功夫,激发园区发展活力。

——流程再造在全省率先破题。出台《聚焦五大领域加快流程再造工作实施方案》等一批实施意见,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商事制度改革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务数据归集,上线运行“烟台一手通”APP,推出1400多个政务服务事项,涵盖医保社保等16个领域。

——投融资改革持续发力。改组成立了蓝天、国丰、财金、水业、轨道交通集团、国有资本运营集团等6个投融资公司,打造集“发展建设、综合管理、资源组织、产业驱动”于一体的城市运营商,推动国有资本良性循环、滚动发展。

两年来,烟台累计争取省级以上改革试点389项,其中国家级150项。一批多年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突破,一批事关长远和全局的重大改革事项走在了全省前列,一批自主改大胆试的改革探索在全国产生了影响。

改革添活力,开放增动力。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烟台,正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探索更具成效的合作,谋求更高质量的发展,打造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4月30日上午,艾佳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烟台开发区拿到了刚打印出来的营业执照,这是中国(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获批以来落户的首个外资医疗器械项目。项目总投资2000万美元,致力于俄罗斯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在中国的推广,建成后将成为集研发、销售于一体的介入心脏病学产品产业基地。

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烟台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高地的新阵地,自2019年8月获批以来,推出了企业开办“集成式”、中日韩跨国审批、“拿地即开工”、“自我声明制”等一系列制度创新,提炼上报10多个创新案例和典型做法,收获了一批可圈可点的创新成果。截至目前,自贸区烟台片区新增注册企业达3415户,新增外资企业64户,新设外贸企业694户。

打造开放新高地,平台是基础。目前,包括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在内,烟台正统筹推进国际招商产业园、中韩产业园、中日产业园、中德新材料产业园和烟台保税港区,即 “四园两区”的一体化建设、协同化发展、差异化招商,真正将其打造成烟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战场和稳增长抗下行的有力支点。其中,国际招商产业园,重点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与医养健康、高端装备制造3大产业集聚区,推行“标准地”招商模式,在全省率先签约大唐5G应用产业园、韩一医疗器械产业园等一批项目。

风从海上来。改革未有穷期,开放永不止步。始终敢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烟台,已吹响了新一年改革攻坚的号角——对照省九大改革攻坚行动,敲定15项改革攻坚任务,即重点实施经济园区管理体制、自贸区、企业、放管服和流程再造、科教人才体制、事业单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财税金融、资源环境领域、开放倒逼、苹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长岛生态文明综试区建设、优化法治环境和社会治理创新等领域改革。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抢抓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机遇,积极构建深耕日韩、巩固欧美、拓展“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格局。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以“共享”为理念,谋划实施一批重大民生工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六月的烟台,果实已然挂满枝头。在海阳市朱吴镇北洛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产业园,社员们正忙着培土、浇水。“前不久刚接到家家悦集团200万斤桃子和苹果的订单。”朱吴镇北洛村党支部书记姜宝玉高兴地说。果子还没熟,订单就来了,价格还很好。

在离北洛村不远的高家村霹雳山,500亩的香蜜杏苗迎风招展,村党支部书记高涛说,预计明年即可挂果,后年产量将大增,每亩地可收入3000-5000元。

不仅仅是这两个村,如今朱吴镇各个合作社抱团发展,一个“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集体有增收”的“2.0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照亮了朱吴镇的脱贫路。

朱吴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实践,正是烟台民生事业发展的生动写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总书记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烟台牢牢把握总书记“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指示精神,高标准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烟台篇章。

推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入选第三届“中国十大三农创新榜”,全市成立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850个、占行政村总数的28.7%,2019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新增集体收入3.9亿元,群众增收5亿元。

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双百工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今年将投入69亿元,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年内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到50%以上,明年基本实现全覆盖。

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市建立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个,乡镇(街道)实践所164个,村(社区)实践站5095个,占比79.6%。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烟台还统筹抓好社会事业,每年精心谋划实施100项重点民生事项,近两年用于民生领域支出超过1170多亿元,一批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民生实事落地生根——

“一元公交”,彰显为民情怀。2019年以来,烟台在市区164条公交线路全部推行“一元一票”,成为全国第二个实行“一元公交”的地级市。

市民社区食堂,暖心之作。政府主导实施,采用市场运作、政府补助、服务老人、辐射社区模式,建成55处市民社区食堂,在家门口解决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就餐难问题。

城市慢道,满满的幸福。在市区观海路、港城大街共20.69公里的慢行系统上,港城市民初尝慢生活的惬意。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烟台还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消除大班额和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新建和改扩建学校48所、幼儿园138所。全面推进国家健康城市和医养结合试点市建设,建成骨科医学中心和中医药预防保健中心,烟台山医院莱山新院区投入使用,医养结合“烟台模式”在全国推广。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月615元和440元,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20元。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烟台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标本兼治,全力打好打赢“三大攻坚战”。

——脱贫攻坚战场捷报频传。在2018年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基础上,2019年统筹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亿元,加大对3个重点县市、30个重点镇、200个市级重点村和277个省定重点村攻坚力度,实施产业扶贫项目700多个,5.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污染防治攻坚点靓绿水青山。每年实施100个过亿元重点技改项目,完成省下达的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清洁能源容量居全省第一。市区空气质量连续两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获得“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称号。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成为全国第三批、全省第二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效明显。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5年来首次实现“双下降”。累计清理“大棚房”79处、整治违建别墅352栋。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如今,脱贫攻坚即将收官,全面小康胜利在望,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烟台将牢记总书记嘱托,深入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扎扎实实把民生工作做好,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