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通旅游财经 水母网> 新闻频道>烟台要闻
记者蹲点老岚水库福山段试点安置房工程现场 感受热情干劲

2020-01-02 11:06:09

来源:水母网   苗春雷



▲建筑工人加固脚手架。

福山老岚水库回迁工程开工。记者申吉忠摄

水母网1月2日讯(记者 苗春雷 摄影报道)在岁末年初之际,2019年12月30日,记者来到福山区回里镇谭家庄村的试点安置房施工现场,感受他们热火朝天的干劲——

青山东麓,夹河西畔,广阔的大地上,两栋高楼拔地而起,为烟台标注起库区建设、城市发展的新起点。这里就是老岚水库福山段试点安置房施工现场,未来也将成为库区移民的新家园。

老岚水库是烟台继上世纪50年代相继建设门楼水库、沐浴水库、王屋水库之后,60年来启动建设的又一重大水利工程,是解决烟台长期缺水问题、保障全市用水安全的一项战略举措。

宏伟工程催生担当作为使命感。寒冬腊月里,勤劳忠诚的建设者们,顶风冒雪抓质量赶工期,以期早日建好库区移民安置房,为将来老岚水库的顺利完工贡献自己的力量。

精益求精,老师傅也不敢大意

时间:10:30

地点:试点安置房现场21号楼下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穿过密密麻麻的外防护脚手架,踏过咯咯吱吱响的木板通道,登上正在建设的21号楼2楼。

52岁的木工张仁国戴着安全帽,正忙着固定模板和脚手架。他从事木工行业已经30多年,来到这座工地,却丝毫不敢大意:“要求太严了,稍微差点,就会被批评。”

好在,施工方这次很满意。施工单位负责人、中国机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曹克忠摸了摸成型的剪力墙,点了点头:“平整度很高,缝隙很小,这活很细。”

要求严,是因为项目重。规划建设的老岚水库位于福山、牟平和栖霞交汇处,控制流域面积624平方公里,总库容1.58亿立方米、兴利库容8500万立方米,为大(二)型水库,多年平均可供水量约4500万立方米。工程主要承担城市供水和防洪任务,同时兼顾农业灌溉和生态环境用水。

去年4月16日,市委书记张术平在老岚水库项目一线实地调研、现场办公时强调,建设老岚水库,是解决我市长期缺水问题、保障城市用水安全、提升高质量发展战略支撑能力的重大举措,是全市100项“三重”工作和18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之一。

责任之大,重于泰山。作为库区配套安置工程,安置房质量也因此备受关注。经过钢筋加工棚时,记者从地上随机捡起一根钢筋,上面印有“4E”和“10”的字样。项目第一监理公司监理林玉宏看了看说,这上面的数字和字母代表着钢筋的规格。他从口袋里掏出卷尺,量了量:“10公分,足足的。”

甲方代表、通元投资有限公司惠礼富城项目负责人姜曙斌说,从电器开关、电线电缆、乳胶漆、混凝土等等,各方面都是选定的优质材料,用足了功夫,质量把控非常严格,一般的产品根本不予考虑。“我们要用最优的质量让库区老百姓住上安心房,不因工程质量拖了库区安置的后腿。”姜曙斌说。

参照楼梯和窗户的位置,房屋的格局已基本成型。曹克忠说,记者所站之处,是一套108平方米的三室一厅房,两阳卧、一北卧,宽敞明亮。最让人满意的是,是两个超大的阳台。

而在进展上,安置房也正以超出工程预期的速度向前推进。目前,已开工建设的为项目南侧的18号楼和21号楼。其中,两栋楼的地下停车场均已完工,18号楼已经盖到一层,21号楼则盖到了二层。姜曙斌说,10月26日举行项目开工仪式时,听着市、区两级领导对项目的期望,不敢有丝毫松懈,一直在加班加点地推进。按照冬季季节特点,目前工人们都是早上6点上班,中午12点休息,下午1点开工,傍晚5点收工。

“在中间响应全市改善空气质量的要求,停工了十天,要不我们早就盖到4层了。”尽管进度已经超出工程预期,但姜曙斌还是不满意,“等后天温度一升高,我们还得头拱地地干。”

完善配套,让村民感受家的温暖

时间:11:15

地点:18号楼下

在21号楼的采访结束,天上就飘起了雪花。刚向回走到18号楼下,就与回里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刁飞迎面相遇。“老岚水库建设是回里的一件大事,从上到下都很关心,所以我们每周都要定期来两趟。”刁飞说。

老岚水库工程淹没涉及福山、牟平和栖霞3个镇、28个村,淹没土地约2.6万亩。具体到回里镇,涉及前富村、后富村、茂芝场村三个村共1132户村民。其回迁安置区位于回里镇谭家庄村,距离老岚水库坝址约9公里。

刁飞说,前富村、后富村、茂芝场村均位于偏远的南部山区,经济收入以苹果种植为主,需要劳动力多,但村里人口老龄化和空心化严重,加上近几年干旱频发,一家一户单打独斗越来越力不从心。

张术平书记多次强调,建设老岚水库,要高标准做好顶层设计,牢固树立统筹理念,努力实现老岚水库工程建设与库区“三农”工作、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环保、文化旅游等相互协调、融合发展。

正因如此,回里镇党委政府正在考虑推动三个村子的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转变。“如果运营得当,农民可以就地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年龄大的村民,也可以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从土地流转中获得收益,生活保障不成问题。”刁飞说。

有了经济保障,良好的区位优势、完善的配套服务,还有助于打消村民的后顾之忧。从偏僻的山村搬至繁华的镇中心,生活上完善的配套服务,将让村民感受家的温暖。

刁飞扳着手指,一一介绍了这里的优势。在区位条件上,近年来烟台向南发展趋势明显,作为烟台的“南大门”,未来十年左右将迎来绝佳机遇;在孩子上学方面,南侧即为镇中心幼儿园和中心小学,可以满足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阶段的就学需求,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在交通方面,北侧即为公交场站,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60岁以下1块钱乘车,20分钟即可抵达市区;在购物方面,依托百年大集,投资1500万元,兴建一座室内农贸市场,解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在供暖方面,初步考虑空气能供暖,在小区东北方向新建空气能加热站,直接给小区供暖;在水、气方面,自来水和天然气管道已经延伸至镇政府驻地,距此地仅2公里,可快速接通……

记者在工地入口处的一块公示牌上看到,在这165亩土地上,共规划一期总用地8031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8495平方米,其中地上146067平方米,地下82428平方米,总户数1402户,全部建设11层小高层,试点安置楼以85平方米和105平方米户型为主。安置区配套建设用地120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12000平方米的商业网点。

出于库区居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在设计阶段就进行了充分的考量。如地下小棚很实用,可以堆放杂物;地下车库则着眼长远,十年二十年后,可能就变成了必须品。

也就是说,从吃、穿、用,到水、暖、学,库区移民的现时生活需求和未来发展规划,早已纳入到各级各部门的考虑之中。

“我们就是要提供优良的服务,让老年人在这里更好地安度晚年,让青年人在这里能寻找梦想。”刁飞说。

自我加压,门缝里传出激烈讨论

时间:14:30

地点:老岚水库工作专班办公室

烟台水资源状况如何?工程进展如何?各方是如何推进的?下午两点半,记者带着一系列问题,来到老岚水库工作专班办公室。

“这项工作不能拖延,更不能出错……”在工作专班副主任张雷的办公室外,隔着门缝,记者就听到办公室里正在激烈讨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雷和专班工作人员正在对照《老岚水库试点安置房建设重点任务及时间节点计划表》,研究方案、讨论工作。

待讨论结束后,记者进入办公室内。张雷告诉记者,烟台属于我国北方典型的资源性缺水滨海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五分之一,市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足700毫米,而且丰枯变化悬殊,连丰连枯经常出现,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烟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老岚水库工程的实施,前期工作实属不易,把被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了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看这一项项进展就知道了。”他说,一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岚水库工程建设工作,已将其纳入全省水安全保障规划和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重大储备项目库,统筹推进实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向上协调争取,市发改、水利等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先后20余次进京赴济,推进老岚水库工程于2019年3月份挤进国家“十三五”调整规划为工程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就连专班本身,也是加班加点地干。根据张雷的介绍,老岚水库工作专班成立于2018年11月,由市委组织部抽调市直部门、有关区市共31人组建成立。工作专班成立后,先后对国内在建大型水库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学习,邀请水利部移民政策专家现场授课,组织三区市和有大部门高效完成库区3593户、9784人、土地约2.7万亩以及土地、道路电力、电信等专项设施的实物调查工作,实物调查工作均采取三榜公示制度,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得到群众认可。

目前,工程可研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已提前完成,枢纽工程有望于今年开工建设。

★相关链接

老岚水库建设可提高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为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论证建设老岚水库工程,1999年正式申报并得到国家批复。此后,因胶东调水工程启动实施,加之连续多年丰水,老岚水库立项建设工作暂时搁置。2014-2017年,我市连续遭遇严重持续干旱,虽然采取了调水等应急措施,最终有惊无险地渡过了难关,但如果再次遇到持续严重干旱年份,在胶东调水输水量受限的情况下,全市供水安全依然存在风险隐患,依然需要依靠当地水资源保障。我市作为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建设港口城市、环渤海经济圈内重要节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也是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城市,到2030年将建成Ⅰ型特大城市,水资源需求量必然将大幅增加,用水缺口、供水矛盾也会逐步加大,必须立足本地,提高自身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此外,我市境内外夹河水量较充沛,但水利设施拦蓄能力差,建设老岚水库工程能有效拦蓄外夹河水资源,提高市区防洪标准,可将外夹河下游河道的防洪标准由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以上。同时,作为市区供水水源地,年平均可增加供水量4500万立方米左右,有效增加我市水资源保障能力。再是改善生态环境,在枯水年份、枯水季节向下游河道进行生态补水,实现以丰补枯,对防止区域内水土流失及改善烟台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

关于水母网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 版权声明 | 平台公约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电话:12377举报邮箱: 侵权假冒举报:0535-1231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5-6631312举报邮箱(未成年人的举报平台): 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站疫情防控有害信息专项举报入口:jubao@shm.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专区暴恐举报网暴举报

  • 水母网官网微信

  • 水母网官网微博
本站官方网址www.shm.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