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6 07:15:18
来源:水母网
12厘米沥青让最美道路变“坚强”
滨海北路施工第一阶段今天通车,第二阶段“五一”竣工

水母网4月16日讯(YMG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永超 路璐 摄影报道)昨日上午9点,滨海北路第一海水浴场附近,压路机碾过热沥青,一条崭新的道路出现在众人眼前。滨海北路既是观光路又是主干道,它的整修牵动着市民的心。记者现场探访发现,滨海北路滨海广场至第一海水浴场路段施工进入尾声———傍晚沥青铺设结束之后,交警部门开始划线,将于今早6:30左右开通。按照计划,今天早高峰过后,第一海水浴场至迎宾路开始封路设置围挡,开启第二段施工,计划五一前完工。在道路维修过程中,市城管局市政处运用了改性沥青、防沉降井盖等新型材料和技术,重新开放后的滨海北路将更美更“坚强”。
新路
更顺更平坦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滨海北路,热沥青的味道扑鼻而来,施工工人正配合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沥青路面摊铺。
“正在铺设最后的细粒式沥青,厚度是5厘米。在这之前,已经铺设了7厘米的中粒式沥青。”施工负责人杨明臻告诉记者,路面顶层使用细粒式沥青能够让道路更加平顺,12厘米厚度的沥青让路面更加牢固。
在沥青之下,记者看到工人们已经利用热沥青油进行封层,一方面是让沥青跟路面更好地结合,更重要的是沥青油会将渗水进行隔绝,对路面形成保护层。在一些没有铺好沥青的路面上,还铺设了土工格栅,对基础不好的路面进行了砂砾基础的补强。“路面原本有比较深的横向裂纹,放上土工格栅之后,可以防止裂纹进一步扩大。”杨明臻说。
昨天傍晚,第一海水浴场至滨海广场路段的沥青铺设完毕,交警部门立即着手开始划线,今早6:30左右开放通行。与此同时,今天上午9点开始,滨海北路道路维修进入第二阶段———第一海水浴场至迎宾路,此路段也将采用同样的方法和程序重新铺设沥青罩面。
杨明臻介绍,本次滨海北路施工车行道面积4.9万平方米,主要对局部破损路面进行补强、铣刨沥青、沥青罩面以及路口渠化施工。为保证施工期间现场安全和工程质量,同时考虑周围外地游客较多,市政处采取道路分段、全幅封闭施工作业,由西往东分为两段进行施工。
雨雪侵蚀
滨海北路现“病害”
滨海北路是城市主干道,也是港城最美的观光路,滨海北路的封闭维修对市民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有关部门给出如下答复。
“网裂的情况比较严重。尤其是去年冬天降雪较多,冰雪一冻一化之间,水慢慢渗透到道路深层,加上车辆行驶,对路面侵蚀很大。之前,市政处曾多次对滨海路进行了修补养护,但是无法根本解决问题。”杨明臻说,不仅滨海北路,受去冬今春的多场降雪影响,市政道路遭受了长时间的低温冻胀、雨雪侵蚀,加之部分道路超期服役,导致市区多条沥青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病害”,部分路段破损严重。由于冬季气温低,达不到热沥青维修施工的条件要求,市政处就对发现的沥青坑窝等病害采用冷沥青修补、铺装道板维修和砂灰垫平等方式来保障车辆及行人的通行安全,如今气温回升,对“病害”路面进行维修将陆续展开。
记者也现场探访了第一海水浴场至迎宾路的道路,路面上布满裂纹,严重的地方甚至有坑洼。为了尽快恢复通行,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滨海北路大修工程自4月9日启动以来,工作人员每天早晨5点上工,晚上7点收工,放弃周末休息紧锣密鼓的进行施工,计划5月1日竣工通车。同时,市政处在封闭路段的外围,如二马路、迎宾路、滨海广场等路口设置明显提示标志,引导车辆提前绕行施工区域。
新材料
助力绿色出行
在第一海水浴场附近,工作人员正计划将道路中间重新铺设一个污水井盖。新型的自调式防沉降井盖,稳固性高、抗压力强、防盗性好,不会发生沉降和移位。“滨海北路更换了近200个井盖,之后每一条道路大修都会更换防沉降式井盖。”杨明臻说。
另外,本次工程将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技术运用到施工中,所有铣刨的沥青混合料全部回收,进行二次再加工后用于路面低层,不但有效降低路面养护成本,而且节约原材料,达到降耗减排的目的。“道路大修改造采用两种新工艺新材料,中粒式沥青采用乳化沥青掺20%再生沥青施工工艺,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发挥废旧沥青的余热。面层沥青采用SMA改性沥青罩面,能有效防止雨雪水对道路基层的侵蚀破坏,延长道路使用寿命。”杨明臻说。
由于滨海北路上散步、骑行的市民和游客较多,在此次施工中,还将路口一并进行渠化改造,降低路口人行道坡度,确保行人步行、自行车同行顺畅。
责任编辑:王惠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