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1 07:59:41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3月21日讯(YMG记者 刘军 摄影报道) 参加烟台市政协会议的王少健委员,今年提交了“规范‘无人机飞行,保证民生安全’”提案。
对规范无人机驾驶行为,王少健想的相对超前。触动他的是一起外地案例。
去年,网上有段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该视频近距离拍摄了杭州一机场的客机降落过程。这个视频引起的轰动点在于,拍摄者袁某纯属业余爱好者,未取得无人机驾驶资格,更不具备相关资质,这就是所谓的“黑飞”。 “黑飞”就如同无驾照驾驶机动车上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在人口密集区域,“黑飞”极有可能威胁人身安全,在机场管制区或航道“黑飞”,还会影响民用航空安全。
王少健委员认为,马路需要遵守交通法规,任何一类航空器同样也应该遵守相关法规。“黑飞”或“盲飞”就是不遵守航空法规随意飞行,就如同公路上驾驶员不遵守交通法规一样,都是一项极不负责任的做法。
“判定一个人的驾驶水平是否达标,是否获得驾驶证是重要的检验标准,无人机驾驶人员也同样如此。”王少健提出,应该对无人机驾驶者设立门槛,先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再学习航空知识及技术,经过考试达到一定水平,才可以驾驶无人机。
王少健在提案中建议,相关部门制定较为严格的监管法规。给无人机发放“身份证”,像车辆发动机号进行编码,以识别和确认无人机。而无人机持有人在购买时,需要同时在管理部门实名登记持有人的身份信息资料,分别确认为不同类别、等级无人机的飞行许可证,确保无人机质量安全,从源头上确保飞行安全。而无人机的驾驶人员应该接受一定培训,以取得驾驶执照。
在部门监管方面,王少健建议应由多部门联合监管,设立信息平台,设置禁飞区域、空域、线路、高度报警装置,并将禁飞警示和指令及时传达给驾驶操作人员和无人机所有人,在因“黑飞”“盲飞”造成事故前堵住隐患。
责任编辑:王雪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