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3 07:50:12
来源:水母网
水母网5月13日讯(记者 王军华)一排排重重叠叠、井然有序的四合院,一座座疏密有致、鳞次栉比的房舍,让这座有着“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的封建地主的豪华院落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得厚重。
5月13日,“胶东红色文化”——网络名博烟台行来到位于栖霞牟氏庄园内的胶东抗大旧址,在这座我国保存最完整、最典型,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地主庄园内,走进曾经培育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等一大批优秀干部的胶东抗大旧址。
在牟氏庄园抗大旧址内,一位75岁高龄的老人经常会在里面义务为游人讲述当年胶东军区教导二团在抗战年代刻苦学习、努力训练的感人故事、他就是1940年生于栖霞城,亲身经历了胶东军区教导二团在牟氏庄园办学经过的牟日宝。
牟日宝小时候听闻大人们的讲述得知,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共有五块大的抗日根据地,两块建立在栖霞境内,其中之一便有依托艾山地势建立的艾崮山抗日根据地。
艾崮山区是艾山和崮山的合称,位于栖霞、蓬莱、黄县三县交界处。群山环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群众基础好、觉悟高,远离栖、蓬、黄三县县城,是敌人统治力量和军事控制较薄弱的地方,非常适合抗日部队安营扎寨。当时的栖霞县委在根据地设立了战时民众教育馆,陆续办起了冬学、民众学校、妇女识字班和“小先生”辅导班等学校和夜校,把艾崮山区建设成了胶东著名的抗日根据地,时有红色“小苏区”之称。
据牟日宝介绍,从他记事起,在古镇都村前的河岸上,就有4座日伪军炮楼。 1944年初冬的一天晚上,5岁的他被屋外巨大的声响吓醒,当时蜷缩在炕角上动也不敢动,直到声响过后,也没敢再睡。天亮后,他跟大人一起到了牟氏庄园西边的大场院处,看见日伪军的炮楼全部被烧毁,一股股青烟向天空上直冒。
刘家昌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