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8 07:59:18
来源:城市信报
◎再探德建下水道
在里面手机没信号
因为初次探访的准备不是很充分,记者决定再去一次。考虑到蜡烛照明效果差,下水道内比较湿滑,部分地方有积水,而且管道内布满了蜘蛛网,还有很多不知名的虫子爬满了洞壁,为此记者准备了手电筒、雨衣、雨鞋。6月6日下午2点,记者再次来到栈桥东侧的下水道出口,这一次选择了另一条支管,径直向前走去。
试图GPS定位,管道内没信号
为了能尽量掌握下水道所在的位置,记者想到用GPS导航,试图以此确定自己在下水道内走过的路线。在进入下水道后,记者用手机上的GPS确定方位是太平路与安徽路的交叉口。因为确定了起点位置,记者满怀信心地向管道内走去。
这一次走的管道,和4日下午去的那条有些不同,感觉入口处明显比较宽敞。先前进管道需要低头、弯腰,但这次挺着腰板进去都没问题。在向里面走了30多米后,记者看到了一处天井,而且上面的古力盖距离下水道地面只有三米左右,按理说手机应该有信号。于是,记者拿出手机重新搜索定位,但让人失望的是,GPS没有信号,无法确定新的方位。记者试着把手机举到最高点,但依然没有效果,用GPS定位的想法无奈流产。
管道落差非常大,竟有6级台阶
虽然GPS定位的设想没能实现,但记者还是决心走下去。行走过程中,记者看到下水道的拱壁上每隔几米便有一条直径三四十厘米左右的水管,有的在两侧,有的就在记者的头顶上方。在继续前行20米后,记者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顺着水声望去,一幅场景让记者惊讶地喊了起来。
只见面前的下水道呈现阶梯构造,一个6级台阶将下水道分成了两层,上下两条下水管的落差非常大。而下水道左右两侧还各有一条宽约一米的下水管,整个下水道节点的空间很宽阔。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条下水道修得竟然像房子。
走到分支管道终点,臭味刺鼻
登上6级台阶,这一层的下水管矮了些,但也有将近1.7米高。记者低着头向里面走去,密密麻麻的蜘蛛网成为唯一的风景。走了没多远,下水道又出现一个分层,管道变得又矮又窄,记者弓着腰进去,粗略估计了一下,也就一米多高。管道口处一根下水管横在上方,看上去非常陈旧,为了尽可能地接近下水道的终点,记者压低身子通过,猫着腰艰难地一步一步向前。
这一次,记者比较幸运,当一面水泥墙堵在面前时,记者心里有种小小的激动,因为终于看到了下水道的终点。令人感到不解的是,终点处有一扇铁门,已经锈蚀,门后面也被一面砖墙堵死,这扇门的后面到底是什么样子,让人好奇。
在记者走过的下水道中,这条分支管道的终点有点不同,因为先前的管道都非常干净,也没有异味,但在这条分支管道的终点处,却有污水在流,而且臭味刺鼻。下午4点钟,记者终于走出了下水道。
刘家昌
版权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535-6631311